留洋派专栏作者
郑小鱼
作为一名大龄英语渣,曾经在ESL班挣扎良久,秉承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大无畏精神,每天毫不羞愧地顶着一张不再年轻的脸混迹于花样年华的男孩女孩之间。有时候,作为ESL班里唯一的中国学生,也会被同学询问诸如,你们中国人都吃狗肉吗? 或者是求推荐哪家中餐馆最地道。
留学生活里最直接的收获就是手机里装了一大堆社交软件,然后开始辨别不同族裔的英语口音,能够迅速地在地图上找到某个从来不知道坐落于何处的国家或城市;经常能够在Potluck 上品尝来自不同国家的地道食物,并且有机会和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坐在一起谈谈理想与日常。作为工作多年之后又重返校园的我来说,这种经历尤为珍贵。通过深入的本地学习,让我真实地体验到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而国际班里同学们的不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价值观念,都让我眼界大开,并引发一系列强烈的“Culture Shock”。毫不夸张地说,迄今为止,我觉得出国留学是我看世界的最好经历。
加拿大式教育
亚洲学生习惯叫老师“Teacher ”来表示恭敬,老师说“Teacher ”只是一个职业名称,不能用来表示称呼,大家直呼其名就好了。这样的结果就是我通常学了好几个月也记不住老师到底姓啥。但老师对待学生的名字却很认真,每次点名的时候,都会努力去拼读每个学生的名字,如果遇上很难准确发音的,还要学生示范怎么读。
下面咱们就姑且依照中国人的习惯,继续称呼他们为“老师”吧。
老师们非常守时。如果学生迟到超过5分钟,不好意思,你只能在门外等到第一个课间休息才可以进来。如果有学生有事要求请假,老师会说,我不可以说你能够不来,来不来是你自己的事,你只要记得缺勤超过20%你的功课就会不合格。
Only English。 如果课间听见同学讲母语,老师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说这样是对其他同学的不尊重。新学生到来可以有两到三天的时间买课本,可以买新书,二手书或者去图书馆借,但如果三天后还没有课本,就会被老师赶出课堂,学生也不可以得到任何复印课件。
最值得赞赏的是老师们的专业精神,不管他们课下是什么样子,只要一上课,就永远一副神采飞扬的热情姿态。老师专门告诉我们,在加拿大的文化里,如果把自己比较衰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看,是极其不礼貌的。
强调 “平等”。比如有同学说:“法语是加拿大的第二官方语言。”老师会纠正说:“法语是加拿大的另一种官方语言。“第二”这个字眼不平等。”当老师在课堂上举例子造句,用过两个“He”后,就会再用两个“she”,说是要“男女平等”。老师这样做时丝毫不带戏谑,显然,加拿大式的“平等”不是一个玩笑。
抄袭违法。上论文写作课时,老师并不是一上来就教大家怎么写,而是先给每个学生发了两页纸,打开一看原来是:“PLAGIARISM”,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抄袭以及抄袭的严重性,并且签字。由于教育理念和学术规范的不同,经常出现一些国际留学生论文抄袭的现象,通过学习这些文件,让学生懂得了如何正确引用学术材料。既避免了不知情的抄袭,也杜绝了投机取巧的剽窃。
你只代表你自己。有一次我写造句:“人们通常喜欢周末睡懒觉。”这是典型的中国式造句。 老师说,你可以说“有的人们通常喜欢周末睡懒觉。”或者“我喜欢周末睡懒觉。”你不可以代表所有的人,你只代表你自己。那一瞬间我豁然开朗,怪不得有时候读一些中文媒体文章总会觉得别扭,原来就是因为别人把我代表了哇!
在这种“凡事都要有你自己的观点”的教育下,接下来的话题就更加具有代表性,比如“大麻要不要合法化?”“死刑该不该废除?”“同性婚姻该不该允许?”“你怎么看待政府收容难民?”这一切讨论对于我这个政论小白来说,真的是太为难了!当我看到这些题目时,第一反应居然是:“我的意见是什么?”“需要我的意见吗?”“我的意见有用吗?”我才意识到,在我从小到大一路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是“好好学习”、“好好听话”,我从来没有被人认真询问过什么是“要不要?”和“该不该?”
当我看到老师在黑板上排列出来的影响人类的100项发明,中国除了唐宋时期贡献过的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等四项成就外,就再也没有出现任何杰出的表现。我终于相信,在造福人类这件事上,只有好的教育才是追根溯源、改变一切的根本。
礼貌的亚裔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有些拉美裔同学会喜欢跟亚裔学生成立一个Group, 一个巴西女孩说:“我喜欢亚洲学生超级有礼貌的样子,从来不会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可是有一点我很不理解,为什么每次别人发完言,亚洲学生都是点头同意,很少提出来反对意见。” 是的,我们ESL班的亚裔同学一般来自中国、日本、南韩、台湾、越南、缅甸、泰国,亚裔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安静、礼貌,其中又以日本人为甚。我们亚裔通常表现得谦虚、友好,毫无攻击性,这既为我们赢得了美誉,但另一方面又给老师带来了困惑。如果一个班里有一半亚裔学生的话,那这个班级里的课堂氛围多半就比较沉闷,老师非常鼓励亚裔学生多开口提问,说,“如果你们一直不出声,我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讲得没有吸引力。”于是日本学生会一边举手一边道歉说,“我们国家,老师讲课的时候学生是不准发言的。”老师笑,“这里是加拿大,你可以随时提问。”老师也会道歉:“请原谅我总是习惯用一只手收发文件,因为在亚洲文化里用两只手递东西才是尊重。”
西方青年的Gap Year
Gap year 译为空档年,欧美国家的青年人一般会在升入大学之前选择游历一年。我们班级里就有三个女孩子选择来加拿大学习英语度过她们的Gap year。
19岁的Celine, 来自比利时。她自信开朗,是班里提问最积极的学生,她每天的笔记都记得满满当当,看得出对功课非常用心。在我们相处的几个月里,她的Presentation、小组讨论,以及课后与同学们之间落落大方的相处都让我印象深刻。Celine 的言谈举止让我一直都觉得她是一位二十五六岁的成熟的Office Lady,真不敢相信她才只有19岁。我对比利时的印象除了那部著名的儿童读物《丁丁历险记》,就是巧克力了。通过Celine 的介绍,我才知道了比利时分为法语区、德语区,和荷兰语区,各个区域泾渭分明,恪守着自己的语言和习俗。我还记得Celine对大家强调,“我讲法语,但我不是法国人。”
20岁的瑞士女孩Lea,她说,爸爸20岁的时候选择去了美国,妈妈20岁的时候去了英国,哥哥20岁的时候去澳大利亚。而现在轮到她的Gap Year了,当然要跟其他人不一样。她选择了半年在德国,半年后又来到了加拿大。她在最后一次Presentation里介绍了自己在加拿大的经历,谈到了想家和独立,如何学习适应不同的文化,如何让自己不那么孩子气。她说,很感谢这一年的游历,让她认识到了世界很大,真正零距离地接触到了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巴西人、哥伦比亚人等等,以前这些国家和这些国家的人对她来说都只是地图上一小块标识和新闻里偶尔闪过的只言片语,而现在她深入了解到了这些国家的当前经济形势、教育现状,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
19岁的Sienna则给我们讲了她在非洲的一个月义工经历,她在那里教非洲小朋友英语和法语。她说非洲的风景美得令人难忘,但又非常非常落后。小朋友们特别渴望知识,几天相处下来,孩子们就会亲密地与老师形影不离。有的家庭特别贫穷,偶尔还要中断读书帮家里干活。Sienna说,“去过非洲后更懂得珍惜现有的生活,与非洲相比,瑞士简直像天堂一样美好。”她计划以后每年都去非洲做一次义工。
“做农民”也可以成为理想
坦白说,巴西男孩Mathaus的言论绝对刷新了我的认知。我第一次知道“做农民”也可以成为理想。在我过去的观念里,二十岁出头的年青人都是热爱大都市生活的,他们追求光鲜时髦的职业,喜欢呼朋唤友的交际,热爱城市的繁华、便利、快节奏,鄙视农村的老土、过时、十年如一日,所谓的“热爱乡村生活”,顶多是闲来无事的“农家乐”。可 Mathaus说,他一点都不喜欢温哥华,他说这里人太多太嘈杂,比不上他的家乡友好而安静。他怀念自己家的农场,新鲜的空气,在玉米地里开拖拉机很酷。是的,我孤陋寡闻,对这种“我学完英语要回家乡做一个农民”的言论表示震惊,并且与他就这个观点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很多中国人眼里,“归田园居”根本不是生活,它只是一种情怀。我们谈职业理想,大抵都是科学家、医生、律师、工程师,企业CEO等等,农民这个职业,恐怕连末位都排不上。
事实上,Mathaus最后回到他的家乡做了一名按摩师和普拉提教练,并且还是一名钩针编织爱好者。
虽然Mathaus没有实现做农民的理想,但他一直住在乡下。
留学到底改变了我什么
很多朋友问过我,留学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我认真地思考之后,给出了答案:
1.留学改变了我原有的知识体系,并彻底颠覆了我的思维方式。
2.留学让我变得宽容与接纳,学会客观地看待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
3.留学让我重新定义自己,从 Change myself better 到 Change the world better。
以上是我的答案,仅代表我自己。
突发:又一国叫停莫德纳!网友:都打完第三针了 | ||
2021-11-10 |
泄密?“小天王”贾斯汀·比伯晒照,将有大动作 | ||
2021-11-10 |
热搜第一!中国全民阻击“加拿大一枝黄花” | ||
2021-11-12 |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1. BCba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