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
星河
最近,笔者常开的小红车停在路边时,被另一辆车倒车时撞到。本来是一起很小的刮蹭事故,彼此友好沟通下就可以解决,但由于对方司机错误的处理方式,一系列后续事情发生了。感觉非常值得写下来,为其他人传递相关经验和信息。
事发那天早上,我把车停在学校附近街道的路边,走着送小儿子到学校,大女儿留在车中,等待我送她去其他地方。刚送完儿子,就接到女儿电话,声音又急又慌,“妈妈,刚刚有人突然撞了你的车,她,她,她现在正要离开。”在我询问女儿车怎么被撞到的时候,女儿告诉我那辆车已经迅速开走了。车上是位女司机,后座坐着一个小男孩,“砰”的一声撞击后,他们还回头观望了好一会,但女司机并没有下车,也不知道是否看到坐在后座的女儿。
慌乱之中,女儿没有想起来给那辆车拍照,不过紧急记忆下了对方的车牌。电话中,我让她把车牌记录在手机中,以免过一会忘记。回到停车处,我检查了下车头,发现车牌上部左右两侧有两处破损。女儿又问我,“你上次告诉我,遇到有人撞你的车,我该怎么办来着?”
这虽然是女儿第一次亲身经历意外撞车,但类似事情几个月前也发生在她朋友的身上。朋友是一位与女儿同龄的女孩,妈妈去商场购物,单独留在车里,为了安全着想,车被锁住了。另一辆车突然撞到女孩所坐的车时,她不敢下车,害怕一开车门警报器响起,手机还忘记带,也无法给妈妈打电话,只能留在车里又急又慌。那辆车的司机下车查看撞车情况后,发现车里的女孩,问了一句,“你怎么会在这里?”应该一开始没意识到车里还坐着人, 然后居然迅速开车离开了……这也素质太差,太欺负不懂得如何处理突发状况的孩子了!
我对自己的车辆意外被撞当然是生气的,尤其不理解那位女司机,车上还带着孩子,撞了别人的车直接偷偷跑掉,会给孩子树立怎样一个负面“榜样”?诚信在哪里?做错事情承担后果的勇气在哪里?另一方面,由于女儿当时坐车里,看到了女司机的模样,是亚裔面孔,虽然HIT AND RUN的人哪种族裔的都有,但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不愿她对某种族裔的人会有什么偏见。
笔者在微信吐槽撞车经历后,才发现撞了别人的车跑掉的人并不少见,素质差的司机一个又一个。有的被撞者下车试图去追,但也没追到迅速离开的肇事者。还有的人停车时车辆被刮蹭严重,由于没有目击者,无法获知肇事车辆的信息,只能自认倒霉。一桩桩事情让人心寒,难道撞了别人的车,又找不到车主的时候,撞车者自觉留下纸条,写上联系方式的暖心事,都只是传说么?
有位朋友建议我上报ICBC,认为不应该鼓励、纵容这种HIT AND RUN的行为,让逃走的司机接受教训,否则这种素质差的人越来越多,撞伤甚至撞死人逃走的事情就可能不罕见了。此外,我的车虽然被撞的不严重,但还是需要修补。于是我和家人商量后,在事发当天晚上把事故上报给ICBC,告知接线人员撞车经历、地点,还有女儿记下的车牌,车的颜色和型号,以及后面贴的N字牌。接线员还建议我将此次HIT AND RUN报警,不过我想先等等看。
负责调查此事故的ICBC员工次日与我联系,说我们提供的肇事车辆的车牌有误,和描述的车型、颜色对不上号。这也难免,车牌是女儿紧急记在脑子里的,很可能有误差。ICBC还建议我们在学校附近尝试寻找下那辆车。我和女儿就只好在上学、放学时仔细观察来往车辆,感觉自己象侦探一样。
同时,女儿拼命回忆她当时看到的场景,变换了好几种数字、字母排列,结果都不正确。后来,ICBC员工告诉我们车牌数字和字母的排列规则:3个字母加3个数字;3个数字加3个字母;2个字母加3个数字再加1个字母。女儿按照规则又试了一遍,总算成功找到对上号的肇事车辆。真是不容易……
随后,ICBC员工和肇事者联系,一周之后告知我们对方终于回应了,他们被判定对此次车辆碰撞事故负有全责。一次小小的事故本来轻轻松松就可以解决,却拖了快两周。最后的结果,肇事者还不是要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何苦?这期间,我不知道那位迅速跑掉的女司机会不会有心理负担,接到ICBC发来的信会是什么心情?她的孩子又受到怎样的影响?
女儿很高兴依靠自己的努力,帮助妈妈找到了肇事者。这也是社会给她上的一课吧,总会有些素质不佳的人,在你面前展现社会的丑陋一面,面对这种丑陋努力去揭开真相,让犯下错误的人承担应有的责任。
由于此类撞车后跑掉的事情并不少见,笔者建议被撞车辆内或者事发附近的目击者采取安全的应对措施,不要急着追肇事车辆,而是拍摄下或者牢记住对方车牌,会帮助日后成功找到HIT AND RUN的车辆。逃跑的司机被找到的多了,估计敢逃的人会相应减少些。对肇事者,还想说一句,在你以为别人看不到的时候,请自觉做正确的事情,“Do The Right Thing, Even When No One Is Watching: It’s Called Integrity”。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1. BCba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