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诗省长怒怼开发商集体逼宫!27位专家联名力挺
2025-07-31 16:59:16

在面对大型地产开发商要求政府重新开放外国投资房地产的呼声时,卑诗省省长尹大卫(David Eby)和住房厅长克莉丝汀·博伊尔(Christine Boyle)于周三分别回应称:“我们不会回头。”

在周二的一封联名信中,卑诗省房地产行业几位大牌开发商致信联邦政府,要求重新考虑禁止外国实体购买加拿大住宅物业的政策,并呼吁省政府重新审视对外国买家的税收政策。

这封信由多个知名开发商的负责人签署,包括Polygon、Amacon、Westbank、Strand、Intracorp、Bonnis、Beedie、Mosaic、Pooni Group 和 Cressey 等公司的高层。信件收件人包括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联邦住房部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卑诗省长尹大卫、住房厅长博伊尔及就业厅长柯议伦(Ravi Kahlon)。

信中指出,新屋开工量的大幅下降是一个“特别令人担忧”的问题,数据显示 2025 年 3 月相比 2024 年同期下降近 50%。信中认为,当前行业低迷已导致一些大型地产公司裁员、部分项目推迟,联邦政府应重新评估自 2023 年生效、有效期至 2027 年的外国买家禁令。

信件指出,外国投资者是期房市场(楼花)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他们,许多项目无法售出足够的预售单位以获得融资。

信中写道:“加拿大禁止外国人拥有住宅物业的政策原本是为了缓解住房负担危机,但也对新屋建设行业的整体投资造成了负面影响。”

卑诗省长怒怼开发商集体逼宫!27位专家联名力挺

联邦住房部周三未作口头回应,仅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了一份声明,并未正面回应是否会调整禁令,但措辞上对开发商的请求泼了冷水。

声明称,限制外国买家有助于“确保住房用于加拿大人居住,而不是成为外国投资者的投机资产。”

相比之下,尹大卫和博伊尔的回应则更为明确。

博伊尔表示,她不会评论联邦政府该如何应对此事,“但在卑诗省,我们绝不会停止打击投机行为。我们不想回到外国买家扫购空置公寓、让社区空心化、推高房价的年代。”

卑诗省长怒怼开发商集体逼宫!27位专家联名力挺

卑诗省的外国买家税由省自由党于 2016 年设立。博伊尔表示,尽管该税最初来自其它党派设立,但新民主党政府无意废除:“我对各种意见持开放态度,但我们看到这个税正在发挥作用。”

博伊尔还表示,省政府会继续与私营部门合作推动住房建设,并提到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如推动市政政府加快审批流程、以及与联邦政府合作减少开发费用。

她说:“我们会继续努力,也会继续听取各种意见,但我们不会回到‘狂野西部’时代,空置公寓满地、外国投资推高房价的旧模式。”

尹大卫在回应开发商联名信时也表示,他理解业界对住房开工量下降的担忧,但认为重新引入大量外国资金不是解决之道。

他说:“我想明确一点:我们不会回到旧模式。在前一届省政府领导下,他们的想法是,欢迎外国投资进来,人人都会受益。”

“但我们看到的是,房地产价格完全脱离了卑诗省人们的收入水平,年轻人被挤出市场,而这些高价也很难回落。”

“我接受,这种旧模式已经不再有效。坦白说,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他指出一个例子:“看看温哥华西区的 CURV 项目,最初由本地开发商以 1600 万加元启动,国际资金介入后,最后卖到 6900 万加元。完全是疯了,完全脱离本地市场的承受能力。”

如今,CURV 项目正陷入财政困境,濒临接管,前景未明。

尹大卫说:“如果外国资本可以帮助建设供加拿大人、卑诗省人居住的住房,那很好。但如果这些资本只是买来空置在温哥华市中心的房子,就像 CURV 项目那样——那就算了吧。那种模式已经死了。”

开发商在信中呼吁政府参考澳大利亚的做法——该国限制外国人购买二手房产,但允许其购买新屋或参与预售,以保持建筑业的活力。

签署人之一、温哥华开发商 Wesbild 总裁凯文·莱登(Kevin Layden)表示,目前卑诗省住宅市场的状况比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还要糟糕,“我从没见过这么差的情况。”

他警告说:“如果项目无法推进,未来两到三年内库存将下降,届时住房数量无法满足人口需求,房价又会再次飙升。”

“所以业界现在的基本立场是,我们想让项目继续推进……我们希望允许外国投资者参与这些项目,以便让它们得以建设。”

两封BC来信揭示住房问题上的激烈分歧

而就在一周前,由27位知名的大温学者、退休城市规划师、城市研究专家、开发商和建筑师组成的团体也向卡尼和联邦住房部长罗品信递交了一封公开信,立场则完全相反。

这群经验丰富的BC住房专家写道:“不要重新引入外国资本或投资者需求来人为地推高房价。”

卑诗省长怒怼开发商集体逼宫!27位专家联名力挺

他们指出:“当前的市场调整是一个机遇,而非威胁。政府不应为投机性住房开发模式提供纾困,而应趁此机会投资于非市场住房,保护现有的可负担性,并确保公共补贴服务于长期的公共利益。”

这些专家认为,单纯扩大住房供应无法缓解加拿大严峻的住房可负担性危机。

尽管近期房价略有回落,大温哥华地区住房基准价格仍维持在约120万加元, 大多伦多地区则约为110万加元,依然属于全球最难负担的市场之一。

专家指出,即使在温哥华这类住房建设长期超过人口增长的城市,房价与收入仍然脱节,说明市场已严重失衡。

卑诗省长怒怼开发商集体逼宫!27位专家联名力挺

此外,他们批评目前开发的许多住房并不适合家庭,而是面积狭小、主要吸引投资者(无论本地或海外)购买后转租,而非自住。

专家指出,开发商在市议会的协助下,“正在不合适的地点建造不合适的住房,出于不合适的目的。”

他们批评大温地区目前大规模兴建住宅高楼的趋势,呼吁业界和政府重新思考建造重心:“高楼在特定地点如交通便利地区有其作用,但并不总是最佳形式。”

他们警告,仅靠增加住房密度无法实现可负担性。“若不解决土地增值、金融投机和租住保障等问题,单纯从供应侧介入可能适得其反。”

专家团体也提出了一些正面建议,鼓励政府保留并加强已证明有效的措施:“近期的短租监管、调整后的移民目标和需求侧措施,已经缓解了租金上涨压力。”

他们还提出以下四项建议,其中多数与开发商的主张相左:

* “不要动用公共资金为高杠杆的投机性开发项目纾困。”

* 避免拆除现有出租屋以建造更昂贵的住房,“应保护现有的可负担性,兴建真正服务于居民的住房,而非仅服务于市场。”

* 回归“增长支付增长”的政策。政府应要求开发商在获得建案许可前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应将增长成本转嫁给地方政府或纳税人。”

* 联邦资金应优先拨给合作社、土地信托机构和非营利住房项目。

公开信其他签署人包括:温哥华前联合首席规划师Larry Beasley、大温地区前首席规划师Christina DeMarco、温哥华前城市设计负责人Ralph Segal、前市府建筑师David Wong、UBC前规划主管Barbara Gordon,以及曾从事开发工作的Michael Geller和Arny Wise。

热门文章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BCba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