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力巴:退休后由重庆飞来温哥华,在女儿家小住。不期而遇,在社区草坪上竟然放映露天电影,对于吾辈来说,这可是个老玩意儿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电影院很少,尚在童年的我看电影都在母亲所在的工厂区。兰球㘯挂上一大块白布銀幕,放映机咔咔咔作响,电喇叭声音宏亮,覌众扛着板凳来来往往。強烈的光柱常常被过往的人头和板凳挡住,銀幕上就是一片暗影,此时覌众就一阵乱吼“坐倒!坐倒!”我们小孩儿吼得特别起劲。有时候人太多,正面挤不进去,我们就只好坐到銀幕背面去看,称为“反电影”,看“反电影”开始不习惯,吃饭明明都是右手捉筷子,現在全反过来都成了左撇子;打槍瞄准星原本眯缝着左眼,現在却眯缝着右眼,完全反过来乱了套。但多看一会儿,也就习惯了,照常看的津津有味。
眼下这社区草坪上也挂起一大块銀幕,也是同样兴奋的孩童跑来跑去,紧跟孩童身边的几只宠物狗,見人多也就莫名地活蹦乱跳。草坪上鋪就一块块毡毯,放几把折迭椅,或家人或朋友聚坐一处,谈笑风生,情意融融。现场还提供免费食品和饮料,我也去端了一杯可乐(见图)。
放映设备也完全新派,完全电脑化了。我绕到銀幕背后,想要看看“反电影”效果,哪里还有!新材料制成的銀幕,密实不透光,背面什么也看不清。再说,这儿並不拥挤,正面空旷得很,谁会专门到背面来反着看呢?有病呵!想一想,自己也笑。
也有人开车来,打开后备厢,就坐在那上面看,挺闲适的样子。开车来看露天电影,想来居住稍远些罢。
说到远,又想起六十年代我们下乡当知青时,好不容易乡㘯(那时叫公社)上晚间要放一次露天电影,我们硬是步行二三十里山路赶去。记得看的是〈地道战〉罢,看完已经深夜,又打着火把原路返回。唉,那时年轻,不覚累也不覚路远。跟着我们跑去跑回的还有一只狗,我们喊牠白脚,是只老狗。一路上都能听到牠气喘吁吁的声音,但不离不舍跟紧我们,在露天电影埧牠明显紧张害怕,沒見过这么多人,夹着尾巴。我们知青都喜欢白脚,但那时不兴叫宠物。
社区管理员告诉我说,温哥华的露天电影並不常有(夏季有冬季基本无),看电影是一回事,社区邻里能够籍此熟悉交流也不錯。国内朋友闻此也来电感慨:未曾想到,現代的北美都市生活还会鈡情露天电影这老玩意儿!我想,这就象现代人歺桌上見多了脂肪蛋白类食物,回过头来还会去青睐野菜厥根,大约是一个道理吧。
力巴: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居住于温哥华女儿处。擅长写作通俗的,趣味的,可读性强的报刊短文,内容包括地域文化描述,教育文化比较,文艺影视作品鉴赏评论,人文趣味分析等等,曾多次发表于《重庆晚报》《重庆日报》《体育报》等报刊,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居于温哥华期间,对温哥华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人和事多有感触,非常希望借文笔结识温哥华的新朋友。
(BCbay.com专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BCba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